【行业数据】2017年1-8月房企销售金额排行榜出炉

鹰之旅平台 2017-09-10 10:49: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7年8月,多数房企销售业绩较上月环比略有增长,但总体规模在今年前8个月的销售中还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房企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已有不少房企提高了全年的业绩目标。在热点城市调控升级、政策趋严的情况下,房企下半年仍应继续加速去化。

2017年8月,多数房企销售业绩较上月环比略有增长,但总体规模在今年前8个月的销售中还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房企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已有不少房企提高了全年的业绩目标。在热点城市调控升级、政策趋严的情况下,房企下半年仍应继续加速去化。

榜单点评

1、碧桂园万科继续领跑,恒大首超三千亿

虽然历经恒大6月单月销售超600亿的高峰,但房企销售前三甲“碧万恒”的排列格局依旧稳固。

数据显示,碧桂园与万科两家企业前七月的销售额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而观点指数统计的前八月销售排行也表现出这一特征,两者差距扩至约260亿元。

对于规模的追求——大多房企奉之为圭臬,少数房企自视中庸。归根结底,只不过是资本的故事换了个讲法。

时值中报季,对于规模这个必问的问题,上市高管们或许早已对答案熟烂于心。恒大副主席夏海钧在业绩会上多次强调,规模与效益的平衡。这家去年好不容易当了一回“老大”的房企,决定接下来不再追求规模的排名前列,转而追求效益排名前列。

截至8月底,恒大还是顺利实现了3000亿的销售额,并且超过去年全年的3088亿的成绩。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稳坐排名前列名的碧桂园,也表示要把毛利、净利等指标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碧桂园总裁莫斌称:“我们不一定要追求排名前列或规模较大,我们是追求有质量地发展。”

在分别宣称不追求规模排名前列的背后,是两家企业报表里透露以及没有透露的土地数字:恒大拥有2.76亿平方米、4576亿原值的土储;碧桂园则手握2.71万亿元的可售资源……

与碧桂园、恒大稍有不同的是,新任主席郁亮接手后,万科依旧宣称不设规模与目标。但前7月万科已累计为土地投入1199亿元(权益),获取土储1524万平方米。

三家企业纷纷撇清规模或者“排名前列”的背后,外界似乎也在期待一个更具爆点的数字,甚至碧桂园公布了五千亿目标后,业绩会现场还直呼有些保守。

2、龙湖稳坐第八,融创甩开中海逼近绿地

前八月稳稳跨过千亿销售额的已有8家房企。在前三名开外,绿地与保利自今年来轮番领衔第二梯队,目前两家差距保持在百亿左右,金地则紧咬华夏幸福,但两者距离千亿都还有一段路要走。

2017年伊始便赢在起跑线上的龙湖,至今已赶超金地、华润及绿城稳坐第八名。但前七月龙湖月均销售达147亿元,本月却只交出120亿的成绩单。

在“稳健提速”的口号下,龙湖CFO赵轶于8月的业绩会上正式宣布上调龙湖全年销售目标至1500亿元。同时,龙湖将新增可售资源约550亿元,使全年提供的货值达2240亿元,下半年可售资源1300亿元,预计全年去化率约67%。

相比之下,刚刚因一宗所谓世纪大交易而出尽风头的融创,继上月一举发力超过中海后,目前已与中海逐步拉开差距,并且逐步向绿地逼近,两家企业销售差距仅在80亿左右。

据悉,全年共计拥有超过四千亿货值的融创,年销售目标定在了2100亿据此计算,融创目前已完成了超四分之三的任务。最后的悬念在于,自称全年销售可以达到3000亿元的孙宏斌,是否会在剩余的四个月时间让融创发起冲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孙宏斌在7月底提出要“停缓发展”、加速去化、降低负债,但融创月内也竞得了石家庄一宗旧改用地,并签约了湖北武汉四个项目与鄂州特色体育小镇。

3、远洋放话千亿,朱荣斌再造阳光城

在第三梯队中,前8月销售接近400亿的远洋,随着主席李明的高调回归,步子也开始迈得比以往大了些。

统计数据显示,远洋前8个月的月均销售额在50亿左右,如果要完成调高后的700亿的对外目标,接下来每个月平均销售额要在70亿以上,这对于年内仅3个单月销售超过60亿远洋而言,下半年加大推售力度是在所难免。

据李明于8月的业绩会上披露,远洋下半年可售资源800亿,只要去化50%即可实现全年目标。李明还称,内部预计今年销售过800亿元也是可以的,并进一步指出若保持现有政策环境的话,预计明年销售保底是1000亿元。

不只是远洋,对于2017年销售额在500-600亿间的房企,千亿是一个需要“努力跳一跳”才够得着的目标;2017年销售尚离500亿还有一步之遥的阳光城,在2017年便显露出了其做大规模的野心,几笔大规模并购、挖来碧桂园“双斌”都是这一动作的佐证。

8月底,履新不久的朱荣斌,以阳光城执行董事长的口吻,向媒体表示希望再造一家千亿房企。不过,以阳光城目前销售约500多亿的成绩年内冲刺千亿似乎有点吃力,也许这又是一个来年的目标。

4、分化格局一往无前,百亿房企数量逼近百家

排名前十企业销售总额已超2万亿(前三强销售总额亦超10万),占一百家房企销售总额43997亿元的比例约为45%。

分化的局势一往无前,大量的资源加速向大企业倾斜,对于房企而言,这是一个跨越与改变的关键时期。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前八月销售规模达到500亿-1000亿之间的企业数量,已经增至13家,这些企业都是千亿房企俱乐部的“准会员”。

还有一个或许让人感觉有些遥远的词语——百亿,在前些年,仍然是房企发展规模的排名前列个关卡。

截止到2017年8月底,据统计已经总共91家房企突破百亿销售,下一个月,这个数字很有可能突破100家。

策略制胜

科学布局+不俗实力=楼市赢家

行业发展至今,当初的拼钱拼人的“野蛮型增长”套路已然不再适用,要在当下繁复的房地产市场中站稳脚跟,讲究的还是“策略”二字。

虽然房企策略各有各的玩法,但能最后成为赢家的,一般只有以下四类房企:

一类是以万科、绿地这样的“学霸”房企。

这些房企无论是资源储备还是开发实力都没有什么明显短板,产品线也比较完善,很难轻易被政策限死。虽然没有什么特别“闪瞎眼”的举动,但凭借前瞻性的布局与比较优越的资源支持,早已抢占高位,有种“笑看世间纷争”的架势。

一类是像金地、融创这样的进击型房企。

这一类房企综合实力相较传统的龙头房企可能略显不足,但它们胜在扩张与进步速度,其中最为抢眼的当属金地,2017呈现爆发性姿态,1-8月成交额已近百亿,业绩几乎能传统的“绿万CP”平起平坐。

一类是瑞安、金茂、宝华、星河湾这样的沉淀型房企。

这部分房企在不开盘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属于典型的“任他惊涛拍岸我自巍然不动”,但得益于特色化产品和能左右区域均价的价格,但凡有稍大数量的成交,基本都能成为当期爆点。

还有一类是像华发、中骏这样的外来型房企。

这类房企相较本土企业来看,资源稍显欠缺是一定的,但作为“外来进驻”人员,能成功在上海这个纷繁复杂的市场站稳脚跟,无论本身实力还是企业战略都值得肯定,后期潜力也是相当可期。

中期业绩会透露未来三大方向

今年中期业绩会上,各大房企管理层都对公司下半年及未来做了展望,主要有三个方向:

排名前列,对下半年不悲观。虽然今年以来热点城市调控升级、政策趋严,城市成交量连续几月低迷。但从中期业绩会上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房企对下半年公司的前景并不悲观。不仅有近10家房企上调了全年的业绩目标,大部分房企下半年预计推出的货量也较为充裕。而从货量的结构来看,目前房企布局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市场或目标为一二线城市的市场货量较为集中。

第二,收并购力度加码。许多企业目前都已明确提出了未来将继续加码收并购力度。万科上半年64.7%的新增土地建面通过合作方式获得,并表示未来将继续积极拓展合作并购渠道获取土地。碧桂园上半年新增土地投资的权益也达到了74.8%。禹洲也表示将加大收并购力度,2020年将有30%的销售来自合作项目。在目前招拍挂市场土地供应缩减、价格受限的情况下,并购手段成为房企获取战略资源、扩大自身规模的一个非常重要方式。

第三,涉足长租公寓。万科、龙湖、金地、旭辉等房企在长租公寓业务上都已有较成熟的布局。万科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品牌长租公寓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自2014年以来泊寓已经覆盖了21个一二线城市,累计达7万套。龙湖也提出长租公寓全年目标15000间,并将覆盖16个城市。一方面,中国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给租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持有型物业支持政策。近日,住建部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试点。土地市场上,上海一个月内出让11宗租赁住房用地,都表现了国家政策对长租公寓供应和发展的鼓励。我们认为,目前住房租赁市场潜力巨大,房企可以加大对长租公寓的投资布局。

三四线热度尚存

销售可持续性值得警惕

2017年以来,因棚改货币化安置提速、一二线调控带来的需求外溢、城市群建设加快、土地供给限制等多种因素利好,三四线销售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库存持续去化,也使得部分在三四线城市有较多项目储备的房企业绩表现良好,并尤其以碧桂园、中梁、中南销售增长最为突出。

旺盛的销售局面也吸引房企将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这一传统上的高风险区。在我们看来,三四线短期的火爆并不代表投资的窗口期已经到来,经历此轮需求释放后,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作为去库存重要推手的棚户区改造在2017年达到高点后,未来整体规模将有所下降;其二,产业、经济偏弱;人口流出;教育、医疗配套不健全;刚性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基础不足;其三,调控短期内难以放松,核心城市外溢需求减少。

因此,当前国家去库存战略已经卓有成效,三四线城市也将在政策利好充分释放后,市场逐渐趋于平淡,房企仍需谨慎看待基本面偏弱城市的投资机会。

政策全面性与长期性并存

租赁市场大势所趋

整体来看,此轮调控长短期结合,坚决贯彻“房住不炒”定位,引导房屋回归居住属性,全面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从中央到地方,在货币、供给、需求、资金等多个方面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发布与执行,房价上涨势头已基本得到遏制。

无论是开发环节的限商,交易环节的限购、限贷、限价,还是持有环节的限售,均是通过短期的政策高压,“以时间换空间”,为长效机制的全面推出打下基础。诸多长效机制中,土地供应、房产税、租赁市场三者受到的关注程度较高。其中,因土地供应受制于耕地红线、城市发展空间,而房产税的推出时机尚不成熟,租赁市场自然成为了最被关注的热点,国家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各地方租赁用地频繁拍出。

从政策目标来看,未来我国将重点发展当前尚不成熟的租赁市场,积极培育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确保“人人有房住”,从而在根本上抑制投资需求,确保房地产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政策鼓励下,开发商、服务商、互联网平台也响应号召,纷纷布局租赁行业,租赁行业大繁荣的时代已渐行渐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