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八大流派

安科建筑学院学生会 2018-11-07 09:23:0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 随着时间流逝沉淀,中国的传统建筑逐渐形成八大流派——四合院、徽派建筑、江南民居、岭南建筑、海派建筑、川西民居、川西邛笼建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

随着时间流逝沉淀,中国的传统建筑逐渐形成八大流派——四合院、徽派建筑、江南民居、岭南建筑、海派建筑、川西民居、川西邛笼建筑、书院建筑。八大流派风格迥异,各成一景,都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都是古老中国传统文化下珍贵的建筑产物。

 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所谓四合,是一个院落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围合在中间。

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完整四合院出现,随着各朝代替更,四合院也不断有新发展。到了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由此北京传统四合院大规模形成。

传统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大小不一,小到只有一进,大到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形成两个四合院宽的跨院式。小四合院房间为13间,一院或二院的房间为25~40间。

其间的单体建筑有:影璧 、倒座房、垂花门、正房 、厢房 、耳房、后罩房、廊、庭院。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轴对称,但是用法极为灵活,大到皇宫、王府,小到民居,都有四合院的身影。它的院落错落有致,房屋独立存在,以游廊进行连接,起居十分便捷,同时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徽州及严州等浙西地区。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汉族民俗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更以民居、祠堂和牌坊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在历史渊源方面,古代徽州各村均有独立宗祠,家族思想浓厚,加之地理位置及文化的影响,徽州建筑形成独树一帜的特点,加之徽商的崛起,出现大量优秀的豪华住宅、园林、书院等。

徽州建筑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也是坐北朝南依山伴水。布局以中轴线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有“天井”,用于采光通风,也有“四水归堂”的寓意。

徽派古建的原材料大多以砖、木、石 以木构架为主。梁架注重装饰,一般以桐油饰之,彰显古朴典雅。立柱用料也很大,斜撑等大多饰以花纹、线脚。

在装饰上面,大多采用砖、木、石雕工艺,让整个建筑显得如诗如画,融古雅、简洁、华丽于一体。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其中水系是江南民居特有的景致,江南民居因水而有了灵气。

这种建筑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地形复杂多变,对建筑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表现为院落小、开间大,并多以两层楼房为主。此外,南方四季如春,河水流淌,人们临水而居,建筑粉墙黛瓦,显得素雅清新,在夏日更是让人倍感清爽。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起到防潮的作用。

岭南建筑

 岭南建筑不仅具有江南建筑特色,同时兼具西方风情,在经历了数次变化后,最终形成自身的风格。与“京派”、“海派”建筑三足鼎立,闻名海内外。

岭南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因此建筑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岭南建筑兼容并包,糅合了多种文化,发展至今,又吸收新的建筑材料及工艺。比如碉楼、骑楼等都折射着西方建筑的影子。区别于中原和北方建筑的凝重鲜艳,又不同于江南建筑的隽秀,岭南建筑呈现出的是轻巧通透。轻巧表现在体量较小,通透是指建筑注重通风透气,让建筑材料防潮防虫,保证居住、活动的舒适性。

岭南建筑注重装饰,屋脊、墙头、细部收口等处都少不了装饰,不仅为了美观,并且充满趣味。石雕、木雕、陶塑、琉璃等工艺屡见不鲜,装时所采用的题材也是包罗万象,且充满地域特色,如岭南佳果,番石榴、芭蕉、杨桃等广泛出现。

 海派建筑

上海的传统建筑称为海派,它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处于苏浙边缘地带的上海,根植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吴越文化和长江中上游文化、京派等地域文化。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历百年岁月洗礼,将各国建筑风情和上海独有的气息优质融合。“海派”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起源于西方文化渐入,这些思想和技术体现在建筑上,就出现多种建筑风格并存。

一说海派建筑,较先联想到的是“石库门”,当然还有公寓、花园洋房、别墅等。这些建筑,有的反应民族建筑文化,有的体现中西文化结合,有的则是更多表达西方文化,但是不论如何,都带有历史演变的印记。

在上海石库门中,很容易发现中西并存这一特点。不少石库门门套上有巴洛克装饰,但黑漆大门上又有中式的装饰,建筑上很多细节采用西方建筑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但内部却是一派典型的中式场景。

上海近代建筑如同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缩影,因为它始终站在近现代建筑演变潮流的前沿。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材料的发展,让建筑师很好的将西方住宅文化与本土居住理念融合。

川西民居

不同于江南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川西民居自带一种朴实飘逸。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和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相和谐,相印成趣,乡土气息浓郁,呈现出一种质感美、自然美。

传统的川西民居诞生在川西平原,位于眠江、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这里植被资源丰富,四季常青。

 川西民居住宅布局开敞自由,汉族民居建筑一般是以庭院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就是”院“。有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四合头“房,立面和平面布局十分灵活,对对称要求不严格。

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汉族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盈自如。

川西民居色彩十分朴素,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为棕色。重点装饰部分是小门楼,但还是以冷色调为主,常常是雕而不画。

川西邛笼建筑

 “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数丈”,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即为邛(qióng)笼(也称为石碉),在史书上多有记载。在千年历史中,军事防御是邛笼的重要功能,碉高墙厚,多依山守险,易守难攻。

特殊的地理条件带来丰富的天然材料,以岷江上游为例,向北沿江而上,一过都江堰,就有遍地鹅卵石和片状云母石。理塘、新龙等地,有着深厚的有机质泥炭土和黄土,当地人们用此来夯筑墙身,铺设屋面。

风大寒冷是高原山地气候的一大特征,邛笼建筑选址多坐落在向阳背风的场所,主要的窗户朝南,东西方向极少开窗。

邛笼居住民族多为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加之严寒的气候在客观上决定了它的楼层功能分布。邛笼建筑一般空间高度多在2.3~2.6米之间,一般由三个不同标高的层面组成。

 书院建筑

书院是继先秦私学、两汉精舍之后的又一种私学组织,它继承了古代私学的传统和特色,又汲取佛教寺庙和官办学校的长处,在建设和管理上都自成一格。儒家士人将书院视为独立研究学问的场所,从萌芽之日起,就与士人“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因此书院一般建在偏僻、静谧、优美的名胜之地。

书院建筑多为一组较为庞大严谨规整的建筑群,是社会群体意识的体现,反映“礼乐相成”的思想。每一座书院都有讲堂、斋舍、祠堂、书楼在内的建筑群,从每个殿堂厅房所处的位置、装饰到总体布局都遵循纲常礼教,让师生们置身浓厚的政治伦常观念及秩序之中。

书院建筑群讲究对称的理想布局,以居中为尊,通过轴线层层递进,用以区别尊卑、上下、主次和内外。

古代文人反对土木之奢,提倡简朴之风,强调社会实用功能的美学思想。因此,书院不同于官学建筑,强调“贤官”、“官员下马”等神圣氛围。更多吸取民间地方建筑的特点,显得朴实庄重,典雅大方。

一般砖木结构为主,构架以穿斗和抬梁结合,形成富有韵律感的轮廓线。以单层为主,晚期也出现两层。雕饰、彩绘较少,以素雅为主,表现材质、色调、体量、虚实的对比,彰显朴实自然之风。

但由于注重地形的利用,多依山而建,前卑后高,错落有致。多以庭院绿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阁点缀之,山墙起伏,与自然相得益彰,构成生动的景象。

书院建筑虽较为封闭,但所处环境十分开阔,两者构成有机联系,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一种体现。儒家士大夫将建筑设置在宁静怡人的大自然中,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寄情山水。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因有你的关注而温暖

编辑:李慧颖

审核:沈    璐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