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ING,2023年上海楼市新政大盘点!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不得不承认,2023年对于房地产来说是特别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政策数量还是政策力度,都刷新了历史纪录。密集的宽松政策如同开闸的洪水,上海也通过一系列新政发起“大反攻”。
过去一年,上海出台了哪些主要的楼市新政?一起来回顾!
认房不认贷
9月1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执行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
通知规定,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我市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该规定自通知印发次日起执行。
紧接着,10月18日,上海公积金出台新政,率先拉开了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认房不认贷”的序幕。
通知明确,缴存职工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在全国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或首次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已经结清的,认定为首套住房。
点评:上海楼市是以置换改善为主的市场,认房不认贷的全面落地,对于很多购房者来说可以有机会纳入到首套房的认定标准,进一步降低了购房成本和购房门槛,利好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的释放。
人才政策加码
9月7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关于优化调整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相关工作提示的通知》,再次优化人才住房政策。通知显示,临港新片区重点支持单位工作的人才购房,工作年限要求从6个月以上缩短为3个月以上。
10月24日,金山区出台人才安居新政。其中提到,结合城镇布局、产业规划和转型需求,划定重点转型区域人才购房政策实施范围。经区人才管理部门认定,同时符合单位条件、个人条件以及工作年限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才,按规定在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3年及以上、且在本市无住房的,可购买1套住房,同时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
点评:临港和金山的新政,主要是面向人才进行限购松绑。新政有助于增加拥有购房资格的群体,不过由于是定向宽松,实际带动作用有限。
赋予五个新城更大的发展自主权
10月27日,上海市通过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五个新城”建设的决定》,自2023年10月28日起施行。
点评:尽管五个新城还没有政策出台,但从市场环境和条件来看,后续五个新城也有希望进行限购政策定向宽松。一旦相应政策落地,上海楼市或将迎来一波符合条件的新增需求入市。
房产税持续减免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继续按照50%幅度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
点评:关于房地产税征收的话题年年都老生常谈,但迟迟还未有进一步的推进。作为房产税的试点城市,上海征收房产税的比例并不高,但还是继续优惠,给出了征收上的让步,支持刚性和改善需求。
总体来看,从认房不认贷,到人才新政、限购局部松动,上海楼市政策宽松趋势明显。就目前来看,楼市观望情绪依然浓厚,市场仍需要政策来保驾护航,使行业尽快回归平稳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
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多政策跟进?比如放宽五个新城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调整普通住宅标准等,值得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