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者”到“赋能者”,浦发以“共生力”重构城市生长逻辑

搜狐焦点上海 2025-04-12 20:29:2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浦发虹湾项目在交付中注重品质,以满足业主需求。项目团队坚守长期主义,对质量把关。浦发在春节人力紧张的情况下,完成超万平方米施工,满足业主需求。此外,浦发还深入研究社区配置,认为值得投入,并且要做得好。

我曾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章明的一则访谈中,听到这样一段话:“真正的城市更新,不是推土机式地推倒重建,把带有历史记忆的东西直接全部拆除,而是进行有机的更新。有2个关键词,一个是有限介入,另一个新老并置。”

深以为然。

这种“叠合生长”的哲学,恰与住建部定义的城市再生3.0内核共振:从1.0时代的物质更新、2.0时代的功能迭代,跃迁至以“数字生态+人文韧性+系统治理”为特征的文明形态重构。它要求城市更新突破物理空间局限,转向“时空折叠”。

城市更新,从来不应该是一个流于纸面的话题,而是真正地投入和实践。作为一名在房地产行业从业20年之久的媒体人,我发现,在城市更新理念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有一家行事低调的企业,已经以“城市共生体”战略,悄然成为3.0时代的实践标杆。

它就是浦发集团。我将它的实践总结成:和城市共生成长,与业主价值共创

我们先从一个看似很基础的事儿说起,那就是交付。交付很基础,却是一件“最难的事”。浦发将“温度交付”和“价值共创”作为长期战略刻到了骨子里。

浦发虹湾于近日迎来了二期交付,我走访了项目,并且和浦发虹湾项目工程负责人余经理进行了一次简短的沟通。余经理用看似朴实无华的语言,字句铿锵地告诉我:“品质是底线。我们用长期主义来要求自己,以业主的需求为最大目标,努力去完成业主的每一个需求。”

“在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下,我们在年初就成立了‘专项工作组’,集中了各条线的精干力量,坚持每天到场,为品质把好每一道关。我们与业主进行了沟通和意见征集,据此浦发针对虹湾一期、二期都做了一定的提升。这些提升并非来自项目原有的规划,但是浦发凭借国企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只为给业主一个更好的家。”余经理说道。

浦发虹湾二期实景图

针对业主提出的地下室格栅吊顶需求,浦发在春节人力紧张的情况,完成超万平方米施工;有业主提出需要更多的社区配置,浦发深入研究后,认为值得投入,并且要做得好,为业主额外配建了可健身、会客的公共区域;根据部分别墅业主的建议,给别墅院落增设给排水系统,实现生活场景的精准适配……

这些“超规划”投入的背后,是浦发对“人民城市为人民”精神的深刻领会。只有从人出发,为人民建好房子,城市的迭代和升级才是有温度的。“温度交付”,是浦发的一项核心的、长期的工作,唯有长期主义,才是真正以人为本。

浦发虹湾二期交付实景图

比起虹湾的交付,有另外一件事儿,更让我倍受感动——搁浅三年的“滨江一品苑”的交房进度终于被实实在在推进了。这个当初看着它开盘,又看着它无奈无限延期交付的项目。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3月28日,终于迎来了分批交房的日子!3月31日清晨,业主代表们手持锦旗,在晨光中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仪式。

浦发滨江一品苑交付实景图

“政企联动破困局,匠心代建显担当”,这正是“滨江一品苑”业主向浦房赠送的锦旗上,出自肺腑的感谢之辞。再次印证了浦发是一家将温度和责任刻进骨子里的国企典范。

在市场上,有很多浦发打造的知名住宅项目,我们耳熟能详——浦发仁恒有园、新杨思上园、浦发壹滨江等,在普通人眼中,把这些住宅盖起来,卖掉,任务就完成了。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不知道的是,承托起这些住宅项目的背后,是一个个巨大的命题——或是老集镇改造,或是旧城改造,动辄几十万方的城市规划。浦发,这个和浦东一同成长的企业,从来就没有接到过一个轻松的命题。

最新摆在浦发面前的这个命题是,浦发莲园项目所在的北蔡老镇城市更新和再生。

浦发对北蔡未来的城市界面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和规划,最终形成了一套方案。浦发集团综合规划部总经理陈总这样表述:“如何看出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对区域的贡献度在哪里?其实就看有没有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如果有统筹规划的话,就肯定会对这个区域原来的定位要提高一个甚至是几个等级,只有在定位时进行拔高,那么项目落地成型之后,才会真正匹配甚至引领未来。”

“而这就是浦发所倡导的城市‘共生力’,将项目开发放到整个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去实现更多未来的价值”,她补充道。

每一城的落地,都是浦发集团对板块价值的重塑,正如“上园”之于新杨思,虹湾和唐城之于唐镇,浦发莲园作为浦发开发的又一代“园系”力作,可以算作浦发在“北蔡”板块的立序之作。代表着浦发对“园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城市“共生力”的坚持和秉承。

新杨思规划效果图

浦发唐城落位分布图

浦发北蔡老集镇规划效果图

浦发印象天地实景图

浦发通过社区公共空间活化、历史建筑功能置换、街巷肌理修复等微更新手法,实现城市记忆与未来生活的有机对话,用“柔性手术”为项目人文价值和场景化打造赋予新的内涵。

而唐镇造城“巨制”,则更体现了浦发对城市更新的大局观和前瞻性。它实现了整个唐镇城市的功能迭代。

在定位上,浦发唐城被定义为“天生骄傲”,是前沿现代的。直面张江园区的外溢,以2号线创新中路站为轴,打造约50万方TOD综合体。10万方浦发印象天地,今年5月正式开街,填补唐镇中高端商业空白!而虹湾,则是“天生自在”,业主中张江企业高管占了很大的比例,共同推动社区共建,更新物理空间,迭代生活方式。

浦发唐城一期实景图

浦发唐城二期实景图

在城市再生领域,浦发一直在探索,不断得突破。

城市规划,旧城改造,综合体开发……在这一系列重大命题之下,浦发作为一家国企开发商,也从未停止对住宅产品力的升级和进阶。

住建部“好房子”标准提出“绿色、智能、人文”三大内核,浦房最新力作浦发莲园作为园系3.0迭代之作,正以三重进阶回应时代命题。

北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白莲泾河的水系文化发展至今,项目名称莲园也由此而来。城市更新项目旨在改善城市形象,提升整体竞争力,保留原有地区特色,更新土地空间和功能。浦发莲园经过城市更新和改造后,将焕发新生,达到新的高度。

北蔡水系丰沛纵横,莲园,即以“莲”为题,因“莲”生境,紧扣水系,以“两轴一心多片区”的格局,营造“莲生六境”的六大摩登生活场景。莲园生态环境设计细致入微,浦发匠心采用了大量的“薄膜水景”,创造了镜面水景,适应“莲花”的生长环境与周围的绿化、外摆等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微气候的小空间。

浦发莲园落位

建筑设计上,浦发找了大量外滩的设计语言,即海派的出处,并与法式风格并置咬合。同时,“莲园”又代表的是北蔡本土基底,因此又叠加了古典元素,形成了贯穿整体的设计主题。

浦发莲园门头效果图

浦发莲园以“城市为基、绿色为脉、人文为魂”,重新定义内中环价值坐标系——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城市文明叠合生长的载体。

浦发莲园楼栋效果图

更重要的是,业主得到的不仅仅是好房子本身,还有随之而来的区域能级跃升和价值共享的兑现:新杨思在浦发代建道路、学校后,早期业主资产增值与区域能级提升形成正循环;浦发莲园全面拉升北蔡住宅产品品质。

浦发莲园业主在家中眺望白莲泾水岸,可同时看到保留历史风貌的仿宋凉亭与对岸张江科学城的现代办公楼群;在唐镇TOD创新中路站上盖的共享办公空间内,创业者们正通过落地窗见证印象天地灯牌亮起——这便是浦发勾勒的城市再生图景:既有历史肌理的深情凝视,亦有未来生活的澎湃想象。

从唐镇TOD枢纽的产城融合实验,到北蔡莲园600年水岸文脉的数字化转译,浦发将“循脉潜行”理念,转化为可复制的开发范式:以文化评估前置机制锚定历史基因,以价值共创机制激活社群动能,以“共生力”重构城市生长逻辑。

从“造房子”到“育生态”,从“功能补缺”到“韧性生长”,浦发正以“价值共创”的温度与“文化锚定”的厚度,重新定义国企使命——让每一块土地都能找到生长力量的赋能者。

来源:地产申度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