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房东、租客看清楚啦:出租经济适用房,合同无效!

法筑和谐律动静安 2017-12-26 14:55: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经济适用房,是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正因如此,经适房在出售、出租时有较多限制。上海浦东的陆某违规将经适房出租,有关部门发现后要求整改,但租客却拒绝搬出,陆某无奈之下向浦东新区法院起诉,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不过,法院审理后,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 陆某长期与父母同住,居住条件困难。

经济适用房,是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正因如此,经适房在出售、出租时有较多限制。上海浦东的陆某违规将经适房出租,有关部门发现后要求整改,但租客却拒绝搬出,陆某无奈之下向浦东新区法院起诉,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不过,法院审理后,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

陆某长期与父母同住,居住条件困难。2015年,经审核批准,他买到了一套位于浦东航头镇的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92.94平方米。

因房屋性质为经济适用房,房屋产权证附记处上明确记载:经济适用住房(有限产权),不得设定除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贷款担保以外的抵押权,5年内不得转让或者出租。

然而,此人还是动脑筋将房屋出租了,2015年7月21日,他与被告盛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期自2015年9月1日起至2019年8月30日止,月租金人民币1200元。

2016年5月13日,浦东新区住宅发展和保障中心发现了这一违规问题,向陆某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他在5月底前停止出租,收回房屋。

收到通知后,陆某立即通知盛某,要求对方搬离。盛某如约搬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9月的一天,盛某居然撬锁进入房内继续居住,理由是他不愿意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陆某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解除与盛某的房屋租赁合同,判令盛某立即迁出涉诉房屋……

释法:

经适房的建造、购买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等价有偿交易原则,而是在政府统一规划下,无偿划拨土地等公共资源进行开发建设,经适房购买人的价格优惠实际上是来源于公共资源的投入。因此,只有符合本地具体困难标准的人员才有资格进行经适房申购,经适房购买人初始取得的是有限产权,而不是物权法意义上的完全所有权。由于经适房的分配、使用状况关系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经适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经适房购房人不得擅自出租获利。

本案中,原告陆某作为涉案经适房的有限产权人,将涉案房屋出租给被告盛某,违反了经适房管理规定,系利用公共资源谋取个人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法院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原、被告之间的租赁合同应确认为无效。

案件审理中,被告盛某拒不到庭应诉,放弃了诉讼权利。法院因此依法缺席判决:原告陆某与被告盛某签订的租赁合同无效;被告盛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迁出涉诉房屋;押金1200元由原告退还给被告盛某。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