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万科-天空之城景观设计

深圳中原建筑中心 2018-09-12 09:02:2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项目背景及定位 “天空之城”是上海西部的一座微型城市,是上海排名前列TOD项目,意义重大,它或是上海未来的居住样本。 TOD即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

项目背景及定位

“天空之城”是上海西部的一座微型城市,是上海排名前列TOD项目,意义重大,它或是上海未来的居住样本。

TOD即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

TOD模式特征:

1、组织紧凑的有公交支持的开发。

2、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

3、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

4、混合多种类型、密度和价格的住房。

5、保护生态环境和河岸带,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6、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

7、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2013年,万科开始了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之路,由“住宅地产商”转为“城市配套服务商”,分为住宅地产、产业地产、消费地产三大板块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三大板块并不割裂而是互相协同。

1.未来十年主打TOD模式

万科在其2016年的财报中,就旗帜鲜明的亮出了战略观点:“轨道+物业”开发模式,位于上海徐泾板块的TOD地铁上盖项目“天空之城”便是基于此战略的落地。

万科亦在深圳、合肥、杭州、长春、上海等国内多个城市和地铁合作,打造自己的TOD项目。

2.“天空之城”是上海西部的一座微型城市

《上海地铁2015-2020年建设计划》,到了2020年,上海将形成18条地铁线,500余座车站。由万科与申通地铁(上海地铁)共同打造的地铁上盖综合体项目是上海排名前列TOD项目,意义重大,它或是上海未来的居住样本。天空之城作为万科全新产品系‘城市共同体’的首部作品,其很多理念还是比较先进的。

吸收东京TOD项目精华

项目借鉴了其他全球城市的成功经验,如东京的「二子玉川RISE」项目。这是东京在城市近郊围绕地铁站点开发的典型案例,基于"从城市到自然"的开发理念,项目着重设施的方便性和舒适性。

1期主要在靠近车站的地块设置了由商业设施和写字楼构成的复合设施,在附近地块开发了超高层高级公寓。2期开发了商业、电影院、健身俱乐部、屋顶生态植物园等。

3.天空之城做TOD的基础

万科的天空之城和二子玉川有相似之处,它位于17号线的徐盈路站附近。三期的住宅办公以及购物中心就直接位于地铁停车场上盖。

整个地块总建筑面积53.88万平,其中规划住宅约35.4万平,商业约9.9万平,办公约8.8万平。之所以称其为TOD模式开发的项目,在于它不仅是地铁上盖,还承载了地铁车辆段的功能,包括地铁站,地铁的停车库、试车线和维修车间。整个开发周期约5年,地铁、项目交叉施工。

万科统一开发

整片地块由万科和上海地铁股权合作,区域里所有的购物中心、写字楼、住宅、公园和学校等等,统一交给万科开发。交给一个开发商开发,可以较大限度上达到规划设计的一致性以及街道尺度的合理完整性。

项目设计

纽约高线公园带来的思路

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是由一条废弃多年的货运铁路改成的公园。他的较大的特色是,他是一条约2.5公里的长条形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块形。

在满是高楼和公寓的城市中,天线公园设置了很多出入口让市民和游客随意进出。公园贯通数个街区,通勤的人群可以不用考虑交通的压力,减少出行时间。而公园随处可见的长椅、草坪也是让每一个进入的游人找到繁忙城市中的休闲时光。这个公园带动了周边的社区,使其成为纽约较具有活力的区域。

万科的“垂直城市”

万科的“天空之城”借鉴了“高线公园”的设计理念,从地铁站到住宅组团间,利用项目本身的基地高差,打造了一条“空中步道”。设计丰富的立体交通系统,形成多层次的回家动线。

车行道、步行道、慢跑道、自行车道等道路系统高低错落地通往购物中心、住宅组团、地铁站、停车场等等,形成一个垂直的空间。

“天空之城” 做规划所遵循的原则,哪怕是离地铁站最远的那幢住宅楼,距离也不能超过800 米。

因为万科对步行尺度及空间的研究结果是,500米以内是相对舒适的步行距离,800米则是「舒适距离」的极限。

空中步道

为了达到800米这个“舒适距离”的极限,每个住宅组团到地铁站的道路都尽量走直线。比如如纽约高线公园一样的那条“空中步道”,就是一条对角直线,从住宅组团到购物中心的地铁站台,以此达到最短直线距离。

步道会种满绿植以及打造一些公共设施。业主每天经过这条步道去地铁站,会经过咖啡馆、小广场、商业街等等,一路遇见不同的场景,几百米的步行距离,变得有趣味,心理距离也同时缩短。

景观设计

景观定位

项目作为混合类产品的销售中心,既要符合住宅销售的基本需求,也要兼顾综合类产品的气质和展示的要求,且由于项目的开发周期较长,决定了示范区的环境要在三年内在市场前沿保持常新,因此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景观空间和布局

规划和建筑将场地天然区分为五个部分,南侧的城市界面、西侧的中庭,建筑围合的内庭,以及北侧的滨河区,东侧的灰空间。

整个景观空间串联起建筑和室内,形成收放有致、从热闹到安静、层层推进的景观序列。

入口景观

为了更好的与建筑尺度相匹配,入口的序列景墙以及核心主门头的尺度设计的较大,其中门头长达30米,中间跨度大于7米,单柱支撑。

为了达到较佳的效果,在现场进行了反复的调试。

整体感觉现代大气,灯带巧妙的藏在里面,颇有“城门”的气势。

入口廊架设计图

门廊顶部设计呈现出图案序列的美感。

基地和规划

项目基地大规划前景很好,场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专业为景观预留了足够丰富的空间,但现状周边条件不算理想,周边仍有些待拆迁的工厂用地。

 因此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强化建筑预留的空间条件,并弱化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南侧城市界面

 景观设计将南侧空间界定为城市街头绿地,需要在回避场地外的不利条件的同时,解决销售期间的停车、下客、接待等功能。

主体空间采用序列感的矮墙、阵列的树阵以及端景的雕塑,共同组成都市街头雕塑公园的印象。

这个区域的设计看起来语言不多,却有许多的细节考虑,如平面布局上几条横线条的肌理,为了满足真实视角的层次,并消化场地原始高差,每一条横向的条石以及抬高的草地、灌木的高度都做了微高差的设计,再结合灯光,形成目前现场所看到的丰富层次。

南侧的水景中岛是布局的亮点,既形成了入口的对景,同时很好的屏蔽了对面的不利环境,保证了豪宅产品的私密和独立性。

内庭水院是被建筑和长廊围合的空间,在设计过程中,从六棵树到一棵树,从数量到品种上做了多种尝试。最终确定一滴水和一棵树作为天空之城的源头。

营造的场景是紫薇枝条下的镜面的水滴倒映着天空;而水、树、和湛蓝的天空一起,萌芽、生长、共同经历四季的变化,生机勃勃。

这一组造景暗喻着整个天空之城的原点,大社区在这个原点荡起涟漪,蔓延开来。

水面弥漫着氤氲之气,犹如仙境。

栅格的设计处理,虚与实、藏与露,加上光影的疏密变化,尽显着含蓄与高雅。

西侧中庭

西侧中庭景观语言偏向简洁,这里是售楼处的主要入口,远期是幼儿园以及住宅的人行入口,建筑的大挑檐带来视觉的震撼,景观继续强化建筑预留的空间结构,用四片黑石英景墙以及四棵红枫围合成了目前的中庭。

经过了热闹的入口水景,黑石英前的景墙则设计成安静的镜面水,这里是从城市到家、从喧闹到安静的过渡。

同时黑石英景墙前的镜面水和内院的水隐隐相连,仿佛将整个售楼处轻轻托起,售楼建筑,远远看去像是漂浮的盒子。

端景选用是一组亨利·摩尔的现代雕塑的变形,在干净的景墙前,一颗精挑细选的黄连木和雕塑共同形成端景,摩尔雕塑的主题和天空之城的文化理念一致,体现的是艺术观念和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包容性。

北侧滨河休闲区

售楼处的落地玻璃正对着北侧的河道,这也是场地最优势的外部资源,因此设计的初始就围绕着如何强化资源优势,完成建筑室内外的串联而进行。

廊架设计图

无边水面以及朝向河面的滨水休闲区,有儿童区、酒水廊、休闲软榻、沙发组,讲述的是关于生活的故事,展示的是天空之城住宅产品所营造的生活方式,也是在大社区中所能享受到的生活场景。

设计语言和符号

景观设计语言以横线条为基本图形,在重复的骨骼中输入大小不等的的长方形、正方形、但保持骨骼内各单位空间内一定的关系,这些体块分割出最后的功能分区包括细节语言。

重要节点的部分也在线条的运用中得到了加强,诸如灯、廊架雨篷、地面肌理都在统一的直线条中形成了独特的项目图腾。与传统的纹样不同,这是一种安静的构成方式。

材质

项目上所用到的材质都经过精心挑选。木纹石的横向肌理和项目的线条语言隐隐呼应,同时它米白的色调和地面的黄金麻形成干净统一的整体,再用黑石英的天然粗犷进行调和,使整个空间细腻而不失大气,精致而不失沉稳。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