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茂府啊,呵呵.”

真叫卢俊 2017-11-06 06:39: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老天爷只会给一家企业一次机会” 这句话是我和一个朋友在一次喝酒的时候聊起来的 我看了下这么多房企,几乎在他们的关键时期总能遇到一个绝好的机会,有的抓住了就绝尘而起,有的没有抓住,十分懊悔,踌躇满志之后准备重头再来,却发现像当年那么好的时机也再也没有第二次光顾过 很多人都在复盘的时候复盘各种因素,

“”老天爷只会给一家企业一次机会”

这句话是我和一个朋友在一次喝酒的时候聊起来的

我看了下这么多房企,几乎在他们的关键时期总能遇到一个绝好的机会,有的抓住了就绝尘而起,有的没有抓住,十分懊悔,踌躇满志之后准备重头再来,却发现像当年那么好的时机也再也没有第二次光顾过

很多人都在复盘的时候复盘各种因素,但是我更愿意把这个归结于命,就是老板在做一个决策时候天灵感突然打开的这种感觉

比如碧桂园在所有人前几年在三四线城市受阻的时候突然选择去年重仓三四五线,借着这股趋势在房企宇宙排名前列大的路上无人可以匹及,可能很多人都会事后对外说自己做了多少的准备多少的观察,但在我眼里本质上就是老板最后的决定,抓住了这个时机

其实过往很多家房企都选准了时机,比如这两年的中梁,比如早五年的绿地,都是如此

而所有故事最精彩的一个,在我眼里,毫无疑问就是金茂的故事。现在站在这个时间点再往回看,谈不上唏嘘不已,但起码也是跌宕起伏啊

金茂府的成功,之所以跌宕起伏,那是因为这事能成,多多少少有点运气的成本

让我们再来看下当年大宁金茂府的故事

当大宁金茂府拿地的时候,毫无疑问顶着极大的成本压力

项目开盘前期,当时的上海正沉浸在真正意义上的淡市周期里,不是所谓的拿不到预售证,也没有限价,但是客户就是不来售楼处,项目去化始终在不温不火

这样的环境谈不上严酷,但是对于顶着上海地王的名号且不卖到7万就亏本的架势,金茂府其实上上下下都没有特别的信心可以成功

但是所谓的运气就是如此,老天爷就突然在这个时间点给了金茂一个机会。大宁金茂府3月20日拿了预售证,项目两个多礼拜后开盘,而3月30号上海出台了330政策,全面取消购房的全部禁锢,房地产这行解开了所有的捆绑

而释放了之后,排名前列个点燃的,毫无疑问就是金茂府了

金茂府418开盘,这一天项目就卖了21.2亿

从此以后这个项目就进入良性循环,后面再也没有为销售烦恼过

大宁金茂府也排名前列次成为业内业外有口皆碑的一个项目,我记得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在9号线的地铁里看到一张传单,上面写着一句话:金茂府十分之一的价格,享受同样的居住品质。

这是一个在嘉善,上海周边一个城镇项目的楼盘,可见金茂府在用户心里落下的强势印象

而伴随着项目的成功,也带来了两个意外:

让用户接受了绿色科技的住宅,让绿色科技的概念和金茂仅仅的捆绑在一起

为什么说意外

因为本质上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很有可能绿色科技住宅就根本不会在商品房这个模块上运营

因为绿色住宅较大的问题,其实也是因为他的好,因为它的优势来自于时间的沉淀

科技住宅的本质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日常空调营造的感觉有各种问题,比如温度不均衡,体感太刺激以及能耗太大,慢慢的也开始不适合日常居住

 

而绿色科技的核心技术,其实是地源热泵系统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建筑屋顶和墙面都排满了水管,然后通过水管进入地下,通过水的流动,将相对恒温而且人体接受度最舒适的地表温度带入到室内

这就是标准的地源热泵系统,为人体打造舒适的居住体验

而这个技术有几个难点

1、他的散热点屋顶和墙面都有,就这一特质都秒杀其他绿色住宅。而且为了传导是最舒适的,金茂府的水管要非常非常密的细管,这样才会高效,否则你的地缘热泵要开2个小时才会有感觉。而不少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80%的项目选择做了粗管子

2、地缘热泵因为是内部构建一个生态体系,所以需要墙壁和窗户有极强的保温性,否则这个生态非常容易破坏。

所以换句话来说,这套技术他不是作为一个附加值的形式存在可分可离,这套技术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和项目仅仅捆绑在一起,分也分不开,一旦开始了就没有任何的调整的余地

而且这个技术较大的问题就是,他没办法在营销阶段就能够完全呈现,营销阶段可能做几个示范点或者体验空间,但是这真正的体系需要完全交房之后才能完全实现

你知道的,对于开发商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没人能等得起这个时间,没人愿意等到交房之后才开始销售

当然,绿色住宅的好也同样如此,一旦客户接受了,后面的口碑是指数性提升的,最典型的就是大宁金茂府后期的营销费用极速降低,项目已经不需要主动的外部推广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之前选择绿色科技体系的开发商都是非常小众的房企,比如说中鹰,比如说朗诗,比如说当代

所以这本质上大家不选择绿色住宅,本质上不是会不会,能不能,而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可不可以这么选择的问题

这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选择的问题

所以你现在回头来看金茂府,当初选择绿色住宅这个理念能够让用户接受,本质上很大程度的运气,借着这样的大势可以快速的把产品理念卖给用户,而伴随着后面时间的推移陆续的交房,用户慢慢的开始接受这种生活理念。而从此绿色住宅就和金茂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

好,我说完运气,但是也需要反问为什么运气偏偏是金茂府

这本质上也是开发商在迷茫混沌的市场里对产品信念的坚持,谈论这样的坚持很多时候也没有什么战略层面的意义,我更加愿意把这个当成一种信念。

我也和当初的设计团队沟通过,他们也不是非常确认这个技术可以走出来,甚至还有点纠结。但最后坚持下来就是一个信念:越是这样的市场越需要在产品力上有足够的强势和足够的亮点,这样才能在行业里突围

而这种理念和现在很多房企开发有多少的不同,当下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保守,降低风险,所以减少开发成本成为了主要的选择,我无意评判这两种模式哪个更好,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的是,老天爷会把一个难得的机会犒赏给一个坚持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和很多开发商聊天,说如今你们手头的土地都有10%-20%的持有地块,对于这一块面积不要随便糊弄过去,也不要想尽办法当成附加值送给买房的人,要好好弄,认真弄,因为你不知道这是不是再一次的老天爷给机会

哪怕有,他也只会给一家公司

说回金茂府,当他抓住了这一次难得的机会的时候,后面围绕这门技术就建立起了强大的护城河

因为此时金茂府就等于绿色住宅,而绿色住宅很大程度上大家就认金茂府

后面基于此的规模化扩张就顺利的展开

两三年的时间,15个城市26个金茂府,每到一处都是一处的火热

而同样,根据金茂府在绿色科技上的开发,也进入到孤独的一人前行的状态,技术壁垒越来越高

比如上海第二个金茂府项目西郊金茂府也开始大胆的创新

之前和大家说过绿色住宅较大的特色必须要入住后才能完全感受他的魅力,而这一次西郊金茂府却可以在营销环节完全的体现整套体系

这不是营销噱头,这是这些年来因为技术被市场接受后沉淀的用户反馈和技术壁垒

为了可以较大程度的呈现这一点,项目还开展了试住计划,卢俊作为特邀嘉宾试住了金茂府一天,从早到晚头从到尾的感受了这套系统

还是那句话,这不是营销噱头,这是产品力沉淀之后的护城河的底气

所以应该感谢当年金茂府操盘团队对待项目的固执坚持和偏执信念,在看不到曙光时候的无情投入,或许换来如今的庞大的护城河,后面不论下到营销上到企业战略,都围绕此开展,也因为此节约了成本,也水到渠成,也变得看上去毫不费力

用一句鸡汤式的结尾就是:只有背后成倍的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对人对企业或许都是如此

所以如今你再问我,金茂府会为什能做成,我大概会说:“金茂府啊,呵呵。”

顶多再补一句:这没什么好聊的,或许都是运气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