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地正在“被需要”,你那边有吗?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原标题:网红打卡地正在“被需要”,你那边有吗?
1st
昨天晚上,朋友圈就被高考笼罩。
然后就是猜作文。
结果我就把正在写的网红打卡地,加上了“被需要”。
那天,当大家都在玩那个西瓜足迹的时候,朋友默默数了数自己去过的网红打卡地,然后微信我:原来所有的网红打卡地,都是艺术和地产的结合啊!你要不要继城市更新后再写一篇网红打卡地?
也是。建筑和艺术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同时代人之间的一种对话,也让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对话,所以聚的人多了,产生了集体打卡。
今天一批批网红打卡地不断诞生,那些临时大型装置和雕塑已成为这个时代里记录和分享活动、旅行的标志。比如,在成都,人们最流行的约会地:在熊猫屁股下面哈。是的,就是成都的IFS。
这一趋势意味着艺术品的传播速度会比以往更加迅猛。他们被开发商们大胆地带出了艺术馆,安置在自家的街区里、商场中。
这些降临在商业广场上的艺术作品令人兴奋。人们常常会在这里自拍留念,并在社交网络中向人们宣告‘我来过这里’。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几个自拍打卡的网红地,那么他的软实力也是值得探讨的。
是的,网红打卡地与其说是被你我需要,不如说被城市需要。
因为它代表一种新的内容。它的造型、颜色、设计、人文,各个方面的理念,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运营方式,发现时尚的魅力、找到生活情感。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场景。
你看,现在连虹桥火车站和浦东机场,都不一样了,有了相应的艺术陈设,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扫个二维码就可以买。这在过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传统的交通运输业跟高雅的艺术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它就是在这种公共空间和密集的人流之间,在这个匆忙的商务和旅途当中,给人们带来一种审美,带来一种艺术消费。所以,我们看到,机场打卡也在流行。
2nd
对吧?去台湾,诚品书店非去不可,尤其还是松烟文创那家。去到东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不是首站也是要放上半天的。
相似例子太多了。也正如你所见,如今我们“打卡”的地方,更多是关于文化、城市生活和艺术的体验。
年轻一代对于一座城市的认知,已经从官方打造的城市地标,转变成为由艺术家、设计师或者商业品牌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因为,这个地球村总是需要找到理由让我们去三刷、四刷的。
这一切被朱旭东看在眼里。
朱旭东很有意思。
每每周忻说起他的时候,都是那句:我们当年一起开咖啡馆,他在那里写文案。
后来周忻成了易居老大,做着开发商的服务生,而朱旭东作为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还是站在身边,做着服务生的服务生。因为他开了广告公司,做着杂志,站在文人和地产人的中间,他在2017年又做了一个榜单。
这个榜单自然还是围绕着开发商,围绕着楼市地产,只不过它只看颜值和气质,不看身高和体重。
它就是“FA地产艺术榜”,由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和FORTURE ART财富堂艺术杂志联合推出的全新艺术范的地产榜单。2017拉开序幕,今年是第二年。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榜单呢?朱旭东说,一个人的生活,你确实需要柴米油烟,衣食住行,需要钢筋水泥,这是骨架。但是如果没有艺术文化的灵魂,那你整个生活其实没有什么意思。
所以希望艺术文化能够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地产项目,也希望地产项目能够真正地拥抱艺术文化,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财神姐姐替他用网络的流行词汇总结,就是希望多一些“网红打卡地”吧。
毕竟,当大家从欧洲从美国旅行回来,就会发现虽然我们这里的新房漫山遍野,但是,没有气质。没有气质,真是急死人啊,这是网红打卡地特别不能缺少的基本要素啊!
在朱旭东看来,一个楼盘一个小区的气质又如何形成呢?
他的答案非常简单:就得依靠文化艺术的有机植入。
他跟着一连问了三句:
一个拥有社区美术馆博物馆的项目和一个有豪华装修的红酒雪茄吧的项目,哪个更有气质?
一个到处挂着从家乐福超市买来的装饰画的楼宇和一个由艺术家原创作品陈列的楼宇,哪个更有气质?
你是喜欢住在一堆仿古假园林的院子里?还是喜欢住在真正融会贯通中国文化的建筑里?
然后自问自答: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邻居是一个艺术家或者文化人,有知识有修养,而不希望自己住的小区脏乱差。
古时候“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讲选择人文社区居住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道理。
艺术就是较好的检验标准。它是一把尺子,量出了这个项目里人的文化修养程度。
艺术又是一个筛子,把气质相近的人聚在一起。一个充盈着人文精神的居住社区,一定是最有升值价值的社区。
艺术更是一个灯塔,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项目拥有它,项目就有了灵魂,我们拥有它,就有了心灵的寄托。
所以,朱旭东文绉绉地也是气势汹汹地搞了个榜单,同时,还拉了一帮大咖: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学院刘海粟研究中心主任朱刚
文化学者、艺术史论家、德国奥拨斯维特艺术中心访问学者刘传铭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粟和亮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特聘专家孔达达
艺术评论家、新民周刊社前社长、FA财富堂创始人、美国康尔奈大学访问学者丁曦林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刘海波
画家、艺评家、新民晚报高级记者、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委林明杰
昨天,他们齐齐在刘海粟美术馆为2018的榜单启动站台。
据悉,2018“FA地产艺术榜”将围绕艺术地产领域“人物”、“空间”、“事件”三大核心元素为评定方向,分别评选出:
“2018艺术地产先进人物”、
“2018先进艺术楼盘”、
“2018十大艺术地产事件”三项大奖,
同时,本届榜单新增了一项“一分钟影像地产公益大奖”,致敬所有乐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商举办的城市公益行动。
3rd
朱旭东左手拉着各种文化机构和各界艺术家,右手拉着一帮国内各家开发商,着急补足上海在软实力方面与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对标时的文化短板。
想想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城市品牌的打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品牌,往往会与其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相关,有些品牌甚至会深深融入城市精神,与城市的气质和品格融为一体。
上海作为少有的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方面同时具有丰厚基础的城市。激活上海“文化码头”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对于上海迈向全球先进城市意义确实重大。
艺术家们聊的兴起,就要求朱旭东不能光评选好的,不好的也要大声批评。
刘传铭老师建议:艺术榜单不能只是唱好、不唱衰,存在的问题就要指出来,不能放弃榜单的责任。
朱旭东这个时候挪动了一寸,又站回了开发商那边。
他说艺术家不能随便瞧不起人,开发商们一直很努力。
很多艺术圈的一些老师也是有点让人害怕的,前两个星期就有教授说:你们不懂艺术,不爱艺术,你们把地转让就可以了,退休吧。
其实开发商这些年也在进步,也在努力地学习、推动、去拥抱文化艺术。
大家可以看到如今已经建了很多的艺术馆、博物馆,当这些基础建设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时候,对文化艺术内容的追求就达到了新的境界。这一方面出自于开发商的需求,一方面也是社会大众,包括业主的需求,倒逼开发商去做这件事情,这是一个相互的作用。
他一口气又讲了一个他感触很深的故事。
“有一次去考察,看到有一个做艺术的老师说,他不去参观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售楼处放的艺术品,包括雕塑全部是A货,假的!去了丢份,不去!”
这逼着朱旭东讲了一个经济学原理:“你知道劣弊驱逐良弊吧?我们有这个责任让A货从售楼处、生活中消失,如果不去的话,就失去了一个机会。”结果人家被他说动了,就去了。
过了一个星期,开发商朋友给他打来电话:“你和教授说一下,我把假货都搬走,介绍几个艺术品放过来。”
举这个例子,朱旭东顺便又强调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件事情,就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各位老师、大家的努力,让美好的艺术走进来。
他说他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
4th
一向温润如玉的林明杰现场提了一个很好玩的问题。他说,如果不考虑金钱等因素,你想选择居住在纽约还是巴黎?
但是如果巴黎没有罗浮宫,没有美术馆、博物馆,巴黎还有什么好玩?如果巴黎的建筑不是那么美,没有那么多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做过巨大贡献的人物在那生活过,巴黎还有什么好去的?
最后他一言以蔽之:其实,人都愿意生活在一个有艺术、自由的地方,愿意在生活在给自己表达更多样选择的地方,愿意看到各种各样美好人的地方。
我们这个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从一个非常贫穷的时代,突然要转入一个繁华的时代,猝不及防,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做好准备。房地产商造了很多房子,但是很多人还在骂他们。这个没关系,因为大家都还没想好怎么做。
所以有了今天的论坛,有这个艺术榜单。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情怀,但其实也是到时候了。到了一个新时代,聪明的人,美好的人一定会成为蓬勃向上的势力,你不做,他做。
我们就是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创造出“被他人需要”的有益结果。
城市是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而在这个庞大的生产形态形态之中,个体的生活状态也在被无限放大。一座城市的网红打卡地越多,则说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也让这座城市涌现更多活力。城市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物质与精神的相互需要,创造了这个世界的意义所在。
网红打卡地的被需要、被追捧说明,是时候把艺术植入建筑,打造艺术性的地产建筑,引发人们从艺术的角度重新看待地产、看待城市和社区了。
这个时代,谁还会只满足于进出美术馆和博物馆呢?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