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典评—上海房价收入比高吗?!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我在这个行业已经15年以上,拥有了超过50000小时的工作时间,投资的基本逻辑体系早已固化,并且始终在检验、完善。所以房地产投资的大多数问题,无论宏观微观,对我而言是很简单很简单很简单的。
但是,这个过程一路走来,我自己深切体会到,时代的变化太快。想要跟上历史的进程,工作量非常大,要让读者买完房子像个废人,责任更大。因此,我确实没有精力去评估我和读者的认知差。我的媒体属性也不强,因为一切蹭热点的行为,都会影响你对客观世界的判断。而在主观上,那些我认为理所应当的逻辑,也许恰恰是读者希望我具体写的。
所以我决定从这期开始,选择每天房地产领域发生的重要时效性事件,进行简单干货的分析,同时,也会择取跟粉丝互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或者加我微信提问。
最近克而瑞出了一份《2019年上海购房者研究报告》,报告里有两个很大的错误。排名前列是供需比,报告用供应数/到访数来计算供需比是1比2.1,得出市场供应<购房需求。
什么时候供需比是用来访量来算的?照这么说售楼处如果今天发一桶油,明天发一箱桃子,那上海供需比是不是可以涨到1比10?事实上我们看到,按照克而瑞给出的上半年供应(33912套)和成交(30429套)数据计算出的供需比是0.897,也就是弱的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和我们看到的市场成交结果是一致的,现在开盘去化能达到9成的楼盘已经堪称优秀了,去化2成以下的楼盘不是一个两个。比如说截止到7月20日,中海在松江、奉贤和浦东的三个楼盘九峯里、戈雅园和云麓里(与华润联合),目前网签率分别只有1.6%、1.5%和6.4%,三个项目一共2023套房子,目前只网签了77套,去化率不到4%,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免责声明:
1.本图文转载自:楼典上海
2.凡注明转载来源的图文信息,均为其他媒体或平台的作品,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或者联系搜狐焦点上海站版权部:021-23081573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