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五年后,会怎么样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最近,在我们的几个楼市群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大家虽然都在调侃上海楼市的不争气,编排各种“上海是环沪后花园”的段子,但是对上海楼市价值被低估的现实认知,在逐步统一
我们整理了一些数据,发生在现在,但是似乎也在决定楼市未来的五年
01
我们来看,先是从兔博士APP那里提供的数据,上海楼市能真实反馈的二手房市场成交
从2019年上半年3月进入到一个小爆发后,一直维持在2万套以上,这基本就是16年9月后的水位线了。
接着,市场的真实回暖,在价格上
直接止住了从18年6月开始的二手房价格下滑,即便还没有回到这两年高点,可势头已经慢慢逼近18年上半年了
各位可以去真实肉身感知下二手房市场,典型的感受就是,房东的价格还是可以谈,却已经很强势了。
慢慢的,上海是长三角的较大洼地,这样的观点开始越来越被认可,本质上来说,这是上海对楼市的操盘精准,然后剩下交给市场化运作的结果。
这点上,不能不佩服中国市场化最强城市的手腕,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到说到底,无论价格的筛选还是5年限购,二套7成的准入,上海楼市都精准甄别合适,并愿意坚定的信任他的人。
这样上海楼市最珍贵的一件事,就会如何把自己手上房票的价值较大化。
也让当下入手上海楼市,要变的更审慎,哪怕你觉得未来可以置换,因为二套7成,把换手成本抬的很高,意味着在上海,投资的容错率其实不高了。
所以,在上海楼市的下半场,能一次性精准找到想要的标的,本质都在考验着每一个入局者。
02
为什么说,上海楼市是将是一个下半场的状态。
首先,上海已经过了城市扩张的高光时刻,除了要承当长三角责任的大规划,你已经很少听说上海在哪里搞什么新城了,该起来也起来的,带不动也就躺着不动了。
而且就像前文说的,上海楼市的池子已经闭合,这样的话,换手和流动只会发生在内部进行,那这样,上海板块内部就会接受市场用脚投票,而谁赢谁输,数据说话。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统计,上海楼市近10年,平均涨幅在6倍左右,但是板块涨幅真的冷热不均,我们就有过这样的抽样。
出乎意料,很多在市中心的地段项目,居然是上海楼市回报率的输家。
接着我们又拉出了较新6月份的涨幅前30的二手房小区
和涨幅前10的板块。
非常有意思的是,和抽样结果很重合,那些出现在郊环的低基数项目,在回报上,是上海楼市的赢家。
那么,这是否代表,郊环盘就是上海楼市的下半场。
说到这点,我想和各位聊聊上海楼市的板块逻辑。
03
差不多在2000年前后,上海做了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就是突然大面积扩充中外环的地铁里程。
这不仅让上海成为世界上地铁里程最多的城市,悄然间,中外环的地铁密度直接增长60%。
接着,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楼市这段时间较大住宅供应增量,都是随着地铁的城市骨架进行分布。
但这么做的目的,不是在外围简单建几套房子,然后在市中心和郊区来回用通勤去折磨你。
围绕着地铁的延展,率先布局的是产业,上海近5年间的新增9823家高新技术产业,70%出现在郊环产业园。很聪明,其实排在孩子上学和买东西的需求,就是怎么赚钱。
然后,有了生活,才能留住人,近些年上海新增商场,几乎密集出现在内环以外的区域,并且生意还不错。
记得我七宝朋友和我分享过,说七宝广场去年的营业额几乎快赶上陆家嘴正大广场,还把我吓了一跳。这背后,是上海人口,真的被疏解了,不是文件中那种口号。
哪怕学区房这种最不容易迁移的资源态势,也说明了这点。
这样,上海楼市的下半场,就是一个多中心的上海。
这不代表上海的郊环都是对的,地铁,产业,配套三套操盘手法有没有加持,这是一套成体系的打法,少一个虽然也很诱惑人,但效果一定会有折扣。
还有,落地,是板块。曾有人统计了这三年,上海楼市跌幅超过20%的209个小区。
耐人寻味的是,同样有着“大规划”的背书宝山和青浦,宝山不抗跌的小区有29个,青浦只有3个,因为相比宝山“主城区”的口号,青浦说到很多东西,都做到了。
好比17号线的外延,而这次我们去17号线的市调,真的发现,沿线的项目去化很快,出现了上海楼市中板块少见供不应求的现象。
嗯,能落地的好手法,才是较好的手法。
04
而在上海对自己内部进行多中心解构的时候,上海楼市在产品结构上也开始有了深刻变化。
价格上,和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样的是,上海楼市超过6成,甚至更高的成交区间,出现在300到500万的阶段。
而差不多也是上海的准入门槛了,换句话说,未来较好的流动性差不多也在这个框子,能接盘的人,也是最多的出现在这个价格段。
目前,成交较好的二手项目。
和涨幅较好的二手项目,不出意外证明这点。
其实从投资角度,也不难理解,配套着板块操盘手法,在人口外迁的过程中,压下了上车门槛,也能做低了郊环基数。
这样,合适的板块配上合适的价格,加上愿意接盘出价的人最多,超出盘面的回报,其实是理所应当。
变化不仅在价格上,还藏在需求中。
我们会发现,上海的新房产品比例中,对刚需的两房,供应不仅不大,还在减少,因为新房这点是要比二手房有优势,就是能够更敏锐察觉市场要什么。
90-160平的改善户型,已经成为上海产品的主力段位,而且在逐年扩大。某种程度上,这和大家认知中,高房价的上海应该多做小户型的主力段,去迎合上海楼市门槛不同,改善,是未来上海楼市的真实需求主力。
一方面,生活是要去住个大房子而不是挤个小房子去改善的,但上海真的很贵了,能买一套大房子的,基本都是抛掉一套小房子去置换的,所以现在二手市场上,挂牌释放的都是小户。
另一方面,这样一种房价格局下,房票还更稀缺,三代同堂能将是未来上海很常见的局面,所以,90平以下做三房的新一代产品,已经是很常见的了。
虽然这句话听着或者有点废话,但是上海楼市的未来回报的较好房子,就是能适应市场接盘逻辑的房子。
起码,你要对未来买你房子的人,让他多一个能让他自己说服自己的理由。
05
其实上海楼市走到今天,本质上已经很成熟了。
就像一个成熟的中年人,大家对他期待,首先一定是靠谱的,能信的过了。但不会很出格,稳健就是较大的预期。
可往往最成熟的市场,也意味着选筹能难度较高的盘子,上半场可以很粗放,怎么做都是对的。
但下半场的哨声已经开始,合适的板块,合适的价格,和合适的产品,能不能跟上节奏,或许才是走向领奖台的关键
免责声明:
1.本文转载自:真叫卢俊
2.凡注明转载来源的文章,均为其他媒体或平台的作品,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或者联系搜狐焦点上海站版权部:021-23081573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